我国于2000年证实祛除了本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脊灰病毒主要是经粪口途径撒播,隐性熏染者较多,携带病毒的康健人可通过粪便污染情形造成撒播,一旦熏染发病,可导致部分患儿肢体麻木,甚至殒命。近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爆发一起由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输入性脊髓灰质炎疫情,疫情保存进一步扩散的危害。为了让宽大学生及教职员工对相关知识有所相识,校医院特作出预防脊髓灰质炎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又称为小儿麻木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急性熏染病。脊灰病毒主要侵监犯体脊髓前角(灰质)运动神经元,造成永世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泛起肢体弛缓性麻木。一旦引起肢体麻木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撒播,经口腔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内滋生。90%以上受熏染的人没有症状,但他们渗透的粪便带有病毒,因此熏染给他人。少数熏染者泛起发热、疲乏、头痛、吐逆、颈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症状。仅有少少数熏染者,由于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导致不可逆转的瘫痪。现在无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效药物,只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二、脊髓灰质炎的撒播方法是什么?
本病主要以粪-口熏染撒播。通过被熏染者粪便污染的水、食物、手、生涯用具及玩具为其主要撒播方法。发病前3~5天至发病后1周患者鼻咽部也倾轧病毒,故可以飞沫方法通过呼吸道撒播,但为时短暂。少数病例粪便带毒时间可长达3~4月;亲近生涯接触,不良卫生习惯均可使之播散。人群具有普遍易感性,熏染后获长期免疫力并具有型的特异性。<6个月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故很少发病,5岁以上人群因隐性熏染而获得免疫,故以6个月至5岁儿童发病为主。
三、脊髓灰质炎的主要威胁人群有哪些?
脊灰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但若是人群抗体水平低,也可引起大年岁组儿童以及成人发病。
只要有一个国家有脊灰病毒的撒播,所有国家的儿童就都有熏染该病的危险。受熏染的生齿流动,可造成脊灰病毒跨地区或跨境撒播,并可在未接受免疫接种的人群中迅速撒播伸张。
四、脊髓灰质炎有什么临床症状?
脊灰病毒由口进入胃肠道,潜在期为3~35天,一样平常7~14天。按症状轻重及有无瘫痪可分为隐性熏染、抑扬型,无瘫痪型及瘫痪型多种类型的临床体现。
(一)隐性熏染(无症状型):占所有熏染者的90~95%。熏染后无症状泛起,病毒滋生只停留在消化道,但从咽部和粪便中可疏散出病毒,体内可查到特异性中和抗体。
(二)抑扬型(轻型):约占4~8%,病毒侵袭全身非神经组织。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可泛起①上呼吸道熏染症状,如差别水平发热,咽部不适,咽充血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扁桃体肿大等;②胃肠道症状,恶心、吐逆、腹泻或便秘,腹部不适等;③有疲倦、嗜睡或伴以头痛,枢纽、肌肉酸痛等。症状一连1~4日,自行恢复。
(三)无瘫痪型: 前驱期症状消逝后l~6天,体温再次上升,头痛、恶心、吐逆严重,皮肤发红、有短暂膀胱括约肌障碍,颈后肌群、躯干及肢体强直灼痛,常有便秘。如病情到此为止,3~5天后热退,即为无瘫痪型,如病情继续生长,则常在瘫痪前12~24小时泛起键反射改变,最初是浅反射、以后是深腱反射抑制、因此早期发明反射改变有主要临床诊断价值。
(四)瘫痪型:约占熏染者的0.1%,其特征为在无瘫痪型临床体现基础上,再加上累及脊髓前角灰质,脑及脑神经的病变,大多在体温最先下降时泛起瘫痪,并逐渐加重,当体温退至正常后,瘫痪阻止生长,无感受障碍。
凭证外地的盛行病学资料,对未曾服用过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低龄儿童,泛起发热、多汗、急躁、嗜睡、头痛、吐逆、肌肉疼痛及肢体感受过敏应疑及本;如泛起差池称的肢体缓慢性瘫痪,则临床诊断建设。确诊则需作病毒疏散或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五、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步伐是什么?
本病的镌汰以致祛除归功于疫苗的普遍应用。
(一)自动免疫 多接纳口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以提高人群的免疫力。95%以上的接种者可爆发恒久免疫,并可在肠道内爆发特异性抗体sIgA。我国从1960年最先自制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一种是三型单价糖丸,另一种是三价混淆糖丸,为Ⅰ、Ⅱ、Ⅲ型混淆物。现在普遍接纳后一类型疫苗,此型疫苗可在-20℃生涯2年,4-8℃生涯5个月。一样平常于第2、4、6月龄时各服一丸。4岁和7岁时再各服1丸增强(直接含服或以凉开水溶化后服用)
注重:1.冬春季服用,以包管在秋季时已获免疫及免受其他肠道病毒滋扰;2.服糖丸后2小时内不可喝过热开水或饮料,也不可喂奶,以免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3.若有发热、体质异常虚弱、严重佝偻病、运动性结核及其他严重疾病以及1周内逐日腹泻4次者均应暂缓服用。HIV熏染、异常丙种球卵白血症、淋巴瘤、白血病、普遍性恶性病变以及其他免疫缺陷者(如服用皮质激素、抗癌药、免疫抑制药或接受辐射等)均属禁忌。
减毒活疫苗多无不良反应,偶有低热或腹泻,但少少见情形下,疫苗株可突变而恢复其致病性,引起瘫痪型脊髓灰质炎。
(二)被动免疫 对亲近接触者,应及早肌注丙种球卵白,每次剂量为0.2~0.5ml/kg,或胎盘球卵白6~9ml,每月1次,一连2次。注射后1周内发病者可减轻症状,2~5周仍不发病者可以为已获得;,免疫效果可维持2个月。
(三)隔离患者 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第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渗透物以20%漂白粉混淆消毒,食具浸泡于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煮沸消毒,或日光下曝晒二天,地面用石灰水消毒,接触者双手浸泡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用0.1%过氧乙酸消毒,对亲近接触的易感者应隔离视察20天。
(四)做好一样平常卫生 经常搞好情形卫生,祛除苍蝇,作育卫生习惯等十分主要。本病盛行时代,应少去人群众多场合,阻止太过疲劳和受凉,推迟种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等,以免促使抑扬型熏染酿成瘫痪型。
学校医院
2011年9月19日